升高的自放电有什么作用?
所有电池都会受到自放电的影响。自放电不是制造缺陷而是电池特性;尽管不良的制造实践和不当的处理会增加问题。自放电是永久性的,无法逆转。图 1说明了泄漏流体形式的自放电。

自放电随着年龄、循环和温度升高而增加。如果自放电在 24 小时内达到 30%,请丢弃电池。

自放电在充电后立即达到最高并逐渐减小。该图显示了镍基电池的自放电。铅基和锂基系统的自放电较低。
电池系统 | 估计自放电 |
---|---|
原锂金属 | 5 年 10% |
碱性 | 每年 2–3%(保质期 7-10 年) |
铅酸 | 24 小时内 10-15%,然后每月 10-15% |
镍基 | 锂离子、镍镉、镍氢 |
锂离子 | 24 小时内增加 5%,然后每月增加 1–2%(加上安全电路的 3%) |
二次(可充电)电池相比,原电池的自放电要少得多。
类型 | 0 ° C (32 ° F) | 25 ° C (77 ° F) | 60 ° C (140 ° F) |
---|---|---|---|
充满电 | 6% | 20% | 35% |
40–60% 电量 | 2% | 4% | 15% |
自放电自放电随着温度升高和 SoC 升高而增加。
当放电电压低于 2.50V/cell 时,锂离子电池会进入休眠状态是有原因的。如果允许电池在低压状态下停留超过一周,铜枝晶就会生长。这会导致自放电增加,从而危及安全。

受过深度放电压力并保持在 0V 的电池比新电池表现出更高的自放电。

铅酸不应低于 60% SoC。温暖时更频繁地充电。